婺城打造立体化全方位“智安校园”系统
进出校园“刷脸”“刷车牌”、智能学生卡全程跟踪,还有防盗报警监控系统防止突发状况……10月10日上午,我们在站前小学门口看到,该校1297名小学生分别佩戴红、紫、蓝三种颜色的智能学生卡陆续进校。
原来,婺城区在站前小学试点的这套“智安校园”系统融合了识别系统、无线D建模可视管理技术,具有智能网络管理软件、双重访客识别系统、防盗报警监控系统、外来人口管理系统等,做到危险事件主动防范,涉危人群自动预警, 上学放学全程跟踪,异动状况实时推送。
10月10日,婺城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黄斌表示,今年以来,婺城公安分局结合社会治安和校园安保新情况、新特点,科学整合资源,以实效应用、预警防控为导向,以科技应用为支撑,构建了立体化、全方位、信息化的学生安全管理平台,推动了传统校园安防模式向智慧警务模式转变。
目前,站前小学作为“智安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样板学校”,之后将在婺城区全面推广。那么,“智安校园”系统有什么特点?传统校园安防模式又是如何向智慧警务模式转变?10月10日,我们去站前小学体验了一番。
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多起伤害学生的恶性案件,一次次给校园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50多万名学生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占儿童、青少年死亡总数的26.1%,以15岁至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暴力事件等原因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有1.6万名,平均每天40多人。
近年来,婺城区校园安全工作从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入手,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和安全责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校园秩序平稳有序。但是,从今年省、市几次平安暗访检查中发现,婺城区校园安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依然不少。从近期开展明察暗访的情况看,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专职人员、基本防卫器械配备不足;视频监控的有效覆盖低;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10月10日上午8点30分,站前小学校长施益新手机里的“智安校园”App就及时收到了当天学生在校情况的有关数据。施益新说,传统的安保主要靠人(保安、门卫、老师、领导)和物,靠人身上的“2221”也就是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两条腿,加上一个脑袋,这叫做“人防”和“物防”。如今,随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的推进,仅靠人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安保工作需求,“人防”“物防”要加“技防”。
在站前小学,只见“智安校园”系统在学校门口及周边布置了三道立体防控网,校门卫处的智能访客系统接入公安部一所数据库。当访客来访时,通过系统自动识别访客信息,智能辨别该人员的信息并辨别政治属性(清白或高危),配套RFID标签,完成访客信息登记、高危群体筛选、访客校内行走路线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访客监管系统。
同时,在学校大门两侧50~100米距离安装了识别系统,系统识别不正常的情况及时推送到辖区派出所和校门卫,提醒校园安保人员提高警惕的同时,达成警校联动机制,从“被动”转为“主动”,为精准预防预警提供有效的工具,为高危人群的拦截、稳控以及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争取了时间上支持。
那么,“智安校园”系统好不好?给学校校长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便利?施益新说,学生在校内,学校是主管,家长是监管。学生在校外,家长是主管,学校是监管。通过该系统,能做到人进人出——清清楚楚;车进车出——一目了然;学生在哪——了如指掌。
其中,校内工作人员都安装了“智安校园”App,通过这一个App可以即时获取校内的各类安全信息,家长也可通过这一个App查看孩子进校出校情况。校长还可以在“智安校园”App端查看每日校内学生、教师、职工考勤情况,实时掌控、可视化监督管理。据了解,自从站前小学开展“智安校园”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智安校园”系统已成功帮助家长安全及时找回4名学生。
婺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局在电瓶车物联网系统的基础上,衍生智安校园项目。其中,由浙江擎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再次投入3000余万元,将物联网、识别系统、大数据、云技术等学生安全领域进行全新综合应用,建设了覆盖婺城区所有中小学校的智安校园物联网。
近年来,婺城区委、区政府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校园安保工作作为“政府工程”“民生工程”,平安校园慢慢的变成了平安金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婺城公安分局在“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将“智安校园”建设纳入“枫桥式派出所”创建考核。同时,通过科学分析找准了“校内、校门、校外”等核心问题点,主动对接浙江擎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平安婺城智安校园”系统建设,建立了立体化、全方位、信息化的学生安全管理平台,进一步打造校园智能化防范体系升级版。
其中,为解决防范盲区,婺城公安分局全面分析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帮助浙江擎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科学合理布置基站点位,在婺城区所有居住小区门口布置了基站点位。在学校内安装摄像头,在校园入口及两侧安装脸部识别摄像头,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对有效监管。对每一个学生上下学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学生卡传回的数据来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当有高危人群和异常人群靠近学校时,系统就会自动接入当地公安数据库,根据四色预警,鉴别高危、异常群体,再将指令在第一时间传达到辖区派出所和校园安保人员,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其中,根据访客提供的相关信息及身份证,与公安部一所数据库对接,实现人证合一,人员预警。对于有前科或敏感型的家长,系统筛选类型,根据类型不同判断黑白名单。比如:盗窃可列入白名单;精神病患者、拐卖儿童等前科的,默认永久添加黑名单。
同时,对家长关注的校外溺水、触电、走失等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对婺城区所有水库、江河、池塘等易溺水区、高压电、大型基建工地、山林入口等进行了布点。通过有效布点,将防控触角延伸到除学生上下学的正常轨迹外的别的可能引发意外事故的危险区域。
据了解,校园安保工作是一项常态工程,学校、教育、综治、公安、保安公司等部门建立了强联动机制,形成警民联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局面。9月29日,婺城区召开了“智安校园”工作部署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婺城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区平安办主任张警祥表示,站前小学作为婺城区“智安校园”推广建设的试点单位,在校园安全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区前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前期,浙江擎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该系统表示肯定和支持。目前,婺城区“智安校园”前期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婺城区公安分局制订了详细推进计划,确保“智安校园”系统在婺城区全面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易烊千玺和nova一个关于生长的故事